威廉威伯福斯 & 生物倫理學
by C. Ben Mitchell, Ph.D.
林雅庭翻譯
電影常可以讓想像畫面盡現眼底,導演麥可艾普特(Michael Apted)所執導的「奇異恩典」(Amazing Grace)就是一個佳例,該片記述威廉威伯福斯(William Wilberforce)為廢除英國販奴制度而戰的20年英雄人生,是一部結合超群演技、精彩畫面以及深沈道德的電影。伊恩葛魯佛(Ioan Gruffudd)飾演廣具說服力的威伯福斯,是一位剛被主尋回,卻身處矛盾的年輕人,他一心想服事上帝,卻又渴望終止奴隸販賣。他究竟應該完全獻身於主,或是繼續埋首於難如登天的議會改革呢?最後答案來自朋友的一句忠告:「你可以同時當個好基督徒,和一位行動主義者。」
約翰牛頓(John Newton)是威伯福斯小時候的牧師兼良師益友,也是聖詩「奇異恩典」的作詞者,由亞伯芬尼(Albert Finney)擔綱飾演。透過芬尼,電影精湛地呈現出牛頓並非一位溫文儒雅的英國國教牧師,而是如他本人所言,一個改變信仰、「粗俗、褻瀆的奴隸販子」,他的良心則為自己手下受虐者的悲慘樣貌而痛苦不堪。
威伯福斯的其他同伴還有湯瑪士卡森(Thomas Clarkson)、漢娜摩爾(Hannah More)、愛德華艾略特(Edward Eliot)、葛蘭姆夏普(Granville Sharp)、亨利桑頓(Henry Thornton)和魏恩牧師(John Venn)。這群人以當時居住的倫敦地區命名,一同組成克拉罕黨(Clapham Sect),或稱克拉罕集團(Clapham Circle)。最後電影省略了許多著名的片段,以1807年成功廢止英國奴隸販賣為故事終點。
這一小群男女不只廢除了英國奴隸交易,他們也協助改革兒童勞力法、成立醫院、幫助那些曾為娼妓,後來願意接受轉業訓練的人建造居所、發起兒童疫苗接種,建立宣教差會──一個為窮困者著想的團體。他們用盡全力,只為保護人類同伴不受貪婪文化的攻擊。
上述這些,和生命倫理學有關係嗎?其實非常有關。第一,它所面對的議題和我們近來爭論的一樣:「人類的尊嚴」。奴隸制度將我們的一員當作商品在市場販賣,威伯福斯一行人駁斥奴隸交易的工具主義,堅持人類不該被視為財產。相同地,因科學研究而危害人類,不論是在德國威瑪或是阿拉巴馬州的塔斯基吉,都公然侮辱了受害者的尊嚴。為了胚胎幹細胞之類的研究去危害、毀壞我們自己的族類,是把人當作工具以達到目的。而人類大家庭的尊嚴,要人類自己互相維護。
第二,經濟和地位的權力助長了奴隸交易。二十年來,國會議員主張英國的未來根基於奴隸販賣所帶來的經濟效益,而辯詞至今不變。大型生物科技公司一州接著一州遊說立法單位通過法規,促使政府提供資金,繼續研究胚胎摧毀和複製。他們堅持:「如果我們不做,我們會失去市場。」他們擔憂:「如果我們不做,美國將失去研發的領先優勢。」完全不在乎往這條路發展,將會無情地導致我們最弱小的同類──人類胚胎──被商品化且被毀滅。
最後,奴隸販賣不是一夕之間就被推翻的。事實上,儘管深受慢性疾病之苦,威伯福斯不辭辛勞努力了二十年才在1807年廢除英國的奴隸販賣;另外又花了十五年才廢除英國殖民地的奴隸販賣──是1833年,他去世前三天終於得到的勝利。這告訴我們,保護人類尊嚴不受經濟、科技和政治利益之害需要極堅毅的警醒。我們必須視這場戰鬥為使命,而非瑣碎的爭論而已。
看完電影,可以再去閱讀艾瑞克梅塔薩克斯(Eric Metaxas)所寫的「奇異恩典:威廉威伯福斯和其英雄般的中止奴役之戰」(Harper SanFrancisco出版)一書,你會找到生命倫理的新動力,和它在捍衛人類尊嚴上所扮演的角色。然後,組織你自己的克拉罕團體,一生投入其中。沒有什麼比我們人類的未來還要捉摸不定,未來,絕對值得你我投注最大的努力。
(本文經生命倫理暨人類尊嚴中心(CBHD)授權翻譯,原文載於 http://74.125.95.132/u/cbhd?q=cache:mr_gRBJ88WkJ:www.cbhd.org/resources/movies/mitchell_2007-03-09.htm+C+Ben+Mitchell&cd=3&hl=en&ct=clnk&gl=us&ie=UTF-8)